随着当今社会国内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汽车数量日益数以倍增,销量以丰田、本田、大众为首的合资车辆比比皆是,在一般人的眼里,对于汽车并不复杂,只要操作得当,便可得心应手的驾驭汽车,尤其在汽车保养方面,很多人都对此存在误区,因为部分新手对汽车的隐藏功能还没彻底弄明白,以至于不正当的使用缩短了汽车的正常寿命,例如很多人都不懂为何汽车尾部有如此多横线,后车窗玻璃该不该贴膜,老师傅说出真相,车主:开了十年都不知道
不少车主对车尾玻璃的横线不了解也不在意,都以为只是一般4S店安装的装饰线,所以平常养护的时候时常疏忽,但作为常年跑车的老司机来说,这些横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讲解尽量不要在后窗玻璃贴膜,否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网友对此却各执一词,那么这些横线究竟是干什么的呢?
其实这些横线有两个较为神器的作用,一是加热,遇到雨雪潮湿天气,后窗较容易起雾,以至于通过中控后视镜看不到后方的交通情况,以至于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这时候,车主只要按下控制台的后窗除雾,这些横线便会加热做工,很快就可以实现除霜的效果。
属于个人爱好,喜欢就贴!
汽车一定要贴膜的话:两侧后车窗贴膜即可
汽车贴膜的目的是什么?也许这一问题的答案会很难接受,小范围统计的答复为:大家贴我也贴。至于到底为什么贴膜以及贴膜是否有必要性,这是大部分汽车用户都不了解的问题。理论上汽车没有任何必要贴膜,除非经常满载可以考虑两侧后车窗贴膜,原因有三点。
透光率要求
前档≥70%
前车窗与后档不得影响观察路况
参考《机动车管理办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之规定,实际车窗透光率不做要求的只有五座车的后排与七座车的中后排两侧车窗。其他位置车窗的透光率理论上必须达标,否则在年检时一定会被要求撕除;因为按照规定前后挡与前排两侧车窗都是用以观察路况的核心区域,这些位置不允许遮挡也必须能清晰的由内至外的透视。
知识点:汽车玻璃并不是绝对的无色透明,大部分车辆的车窗都会泛出一些浅绿或其他颜色。这些色彩的作用是增加车窗的光线过滤能力,但同时也降低了原车车窗的透光率;简而言之为原车玻璃充其量有90%以上的透光率,那么车窗黏贴的膜颜色稍微深一些就会超标,而无色车膜似乎没有任何意义了,这样评价能接受吗?
画蛇添足
载客汽车按照规定会严格使用三类玻璃:前档为双层夹胶钢化玻璃,内部含有韧性很高的夹层,可保证承受撞击力最大且破碎概率最高的前档不会造成二次损伤。侧窗与后档会使用最普通的钢化玻璃,或者升级版的区域钢化玻璃;两者破碎后都会呈网状而保证没有大块飞溅,区域钢化玻璃还可以做到破碎后中间区域碎块较大,保证破碎后仍可以正常观察两侧道路。
综上所述,原车玻璃已经有防破裂损伤(爆)、全数过滤紫外线、部分阻挡红外线的功能。而贴膜的主要作用也是防破碎与过滤红外线,然而黏贴在车内的车膜在阳光暴晒下会很快达到热饱和状态,之后车膜本身就会成为红外线的辐射源,对于红外线过滤还有什么意义?至于车内隐私保护实际也是自欺欺人,因为只有后侧车窗不要求透光率,但是还不能使用带有镜面反光的车膜。
于是在强光的照射下车内仍一览无余,即使是后侧车窗通过近距离利用强光照明(手机LED补光灯即可)到达透视车内。所以车膜的隐私保护实际是个伪功能,除非使用不透明的内部汽车窗帘,否则不可能达到完全不可视的程度。那么在不需要如此保密的前提下,两侧后窗是否需要贴膜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原车为隐私玻璃那就完全不用考虑了。至于后档即使贴无色膜也没有意义,因其电热储物导线(丝)容易让车膜压敏胶失效,后窗车膜起泡是很正常的现象。
总结:汽车是否需要贴膜相信已经有答案了,不过这还不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感兴趣的是车主可以尝试测试车内的空气质量,对甲醛、甲苯、TVOC三类物质进行深度测试;新贴膜的汽车基本超标10倍以上,达到数十倍的标准也不用感觉惊奇。要知道甲醛在零下19℃就会沸腾,随着温度的升高会逐渐提高挥发能力,之后在数年内缓慢挥发……很多使用多年的汽车仍有接近十倍的超标,对车内空气质量重视的话可以到第三方机构测一测。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保留版权保护权利